当前位置 : 主页 > 风险评估动态

变被动为主动 从“保稳定”到“创稳定”
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各类矛盾逐步显现,社会如何保持和谐稳定?面对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嘉兴努力寻找着自己的答案。
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由末端治理向源头防范转变,由被动“保稳定”到主动“创稳定”的转变。近几年,嘉兴在“重大项目建设、重大工程建设、重大政策制定”上,引入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效果显著,适用范围不断扩大。
今年,嘉兴被浙江省明确为稳评规范化建设综合试点市,全市共报备稳评项目233个,至11月底已完成226个,暂缓实施8个,否决存在较大稳定风险的项目6个。
2009年市委、市政府部署推进稳评工作以来,嘉兴已完成稳评项目926件,其中暂缓和停止实施33件。通过的稳评项目,在实施中没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在“平安浙江”建设中,市及所属7个县(市、区)连续八年平安达标。
构建长效机制
稳评工作开展“一路绿灯”
作为浙江省接轨上海的最前沿,近年来,嘉兴在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各类社会矛盾逐步突显,因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引发的不稳定问题增多。
为此,嘉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稳评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市委书记鲁俊,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肖培生分别对搞好试点工作作了批示。市委常委会多次专题听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汇报,全市先后4次召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会、现场会、推进会。
具体推进中,嘉兴市委常委和维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到县(市、区)开展稳评工作督查。市委、市府“两办”及时下发了《嘉兴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细则(试行)》,对中央和省相关文件精神作细化和规范,明确具体要求。
在稳评组织机构和工作网络上,嘉兴新设立了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担任组长,市委常委、市政府常 务副市长和市委副秘书长、政法委副书记任副组长,27个市直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各县(市、区)和市稳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也成立相应组织。为提高稳评 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市、县两级均设立稳评专家库,从各行各业和基层维稳部门中选聘稳评业务专家,目前全市专家组成员已达916人。
“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主体责任得到明确。嘉兴规定,决策的提出部门、工作的实施部门(单位)等都是稳评的责任主体。发改、农经、教 育等有重要审批权限部门被指定为评估工作的重要责任主体,其在评估工作中担负的具体职责得到细化和明确。全市14个重点部门均按要求制定下发了稳评工作的 具体实施办法,形成本系统的稳评制度规范。
明确考核激励和问责机制。嘉兴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追究办法(试行)》,重申了稳评的原则、评估的范围和评 估主体,强调了稳评工作“三个一律”规定:对未经风险评估的一律不得实施,对评估发现可能引发不稳定事件的一律暂缓或不予实施,对风险评估工作不到位引发 重大事件的一律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责任追究的依据、情形和方式也得到明确。
确保科学推进 以规范求质量求效力
运行机制畅通后,嘉兴开始着手解决“评什么”、“怎样评”,以确保评估工作执行到位。
把“应评尽评”作为推进方向和工作目标,嘉兴规定各评估责任主体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研究确定本地区、本部门需要开展稳评的重大决策事项具体范 围。凡涉及征地拆迁、农民负担、国有企业改制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重大政策制定,以及其他对社会稳定有较大影响的重大决策事项,决策 前必须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随之,“怎样评”成为关键。嘉兴同步明确了立项评估、申报评估和指定评估三种启动方式。即决策主体在重大决策立项初期,对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 社会稳定风险的即选定作为评估的项目,尽可能做到“事前评估”;一些重大决策作出之后,发现有稳定风险的,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要求开展评估;决策主 体未列入评估范围的重大决策,党委政府、上级领导和维稳部门认为存在稳定风险的,可以指定或建议责任主体开展稳评,实施“跟踪评估”。“事前评估”和“跟 踪评估”的有机结合,有效扩大了稳评工作的覆盖面。
为了提高稳评工作效率,嘉兴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总结形成了具有嘉兴特色的“八张表”、“六步工作法”。“八张表”包含评估立项审批、评估方 案、民意调查、专家论证、评估报告等内容,囊括了稳评流程的各个环节。确定评估项目、制定评估方案、充分听取意见、全面分析认证、确定风险等级、提出评估 报告,“六步工作法”使整个稳评过程规范清晰、一目了然,增强了评估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除了推广标准,嘉兴要求稳评责任主体动态跟进维稳工作,做到全程跟踪、及时反应。2012年,国家重点工程某交流输电工程建设,线路途经嘉兴 65.5公里,涉及桐乡、秀洲和嘉善3个县(市、区)的7个镇、27个行政村。沿线部分不符合拆迁规定的农户,因担心特高压电磁辐射大、对生活和身体有影 响,要求拆迁并阻扰施工。各地在稳评过程中,充分了解群众诉求,及时请来行业权威专家出面做好政策解释和环境影响情况的评估说明,耐心说服和疏导群众。同 时政府及时与电力部门协商,调整跟进维稳措施,及时消除了重大项目工程施工中的不稳定隐患,保障了该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
深化精细管理 以平台制度提效率
如何运用上述机制更好地为维稳工作大局服务,也是嘉兴在这次试点中探索和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建好管理平台、完善管理制度、整合管理资源,嘉兴对稳评实现了实时有效管理,促进稳评工作与维稳工作有机结合,增强了维稳总体能力。
向全市推广嘉善县稳评信息化管理的经验做法。今年6月份,市政府拨款30万元用于建立市一级管理平台。10月份平台正式投入使用,连接上嘉兴市 党政信息网,各稳评重点主体单位在管理平台上都开通了用户端口。全市年度梳理过的立项并将实施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措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作为 稳评项目在工作管理平台上得到及时报备,评估过程、评估结果一目了然,各级维稳办可以实时监督管理。
注重完善管理制度,嘉兴建立了项目报备、检查通报、专家组管理、档案管理、全员培训等制度。每年年初,各部门将本单位年度规划中即将出台或实施 的涉及群众利益、容易引发矛盾的重大决策项目向同级维稳办报备,新增项目随时报备。维稳办负责跟踪掌握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进度、质量和效果,及时指导整改问 题,并将检查情况及时通报。推行稳评工作专家组管理办法、稳评台账档案化管理制度,做到了专家可以第一时间介入、每个稳评项目都有稳评电子台账。
在稳评工作高效的机制和严密的工作流程下,大部分稳评工作在“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具体工作中得到有效化解和处理。不过,一些较为突出的、特别是影响大局稳定的聚集点也会被排查和梳理出来。
对此,嘉兴规定,由市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市信访联席会议等各个不同的平台和层面通盘考虑,统筹力量加以解决。属于全市性重大涉稳事项,报告 书记、市长后,由市委副书记、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牵头协调;属于市级政府层面解决的问题,及时指定由分管副市长牵头协调;该由市级部门解决的,及时 批转相关部门处理;属于各地属地解决的,批转由市维稳办督查、督办。